廣東省內首次嘗試!大橋T梁頂升旋轉“微創手術”完成
8月15日下午3時,隨著最后一孔T梁整體頂升調坡完成,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軒坑河大橋頂升旋轉作業圓滿完成。這是廣東省內改擴建橋梁工程首次采用預制T梁旋轉頂升施工,不僅實現了毫米級精準調控,還讓原本需要大規模拆換的橋梁實現“原梁再生”,節約了工期與成本,體現了資源高效利用、價值工程管理與綠色公路建設理念。
軒坑河大橋位于梅州市梅縣區梅南鎮,是一座全長186米、共6跨的橋梁。作為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的控制性工程,這座服役超過20年的交通要道將進行全面升級改造。本次橋梁加寬擴建施工任務由中鐵大橋局承擔。
因高速公路線形指標改善,改擴建軒坑河大橋右幅T梁的橋面橫坡需由原來的-2%調整為+1.66%。施工圖設計方案是更換右幅2至6號孔共25片T梁——這不僅意味著約2568噸梁板需要拆除重裝,還存在工期較長、固體廢棄物較多的問題。
面對這一難題,項目團隊經過多輪分析論證,最終放棄傳統拆換方案,創新采用“單跨整體頂升旋轉利用”方案,將既有梁板“原地手術”后繼續服役。
施工現場頗具震撼——24片T梁,總重量相當于137輛滿載卡車,分6輪頂升;橋面橫坡調整如同“給鋼鐵巨龍矯正脊背”,技術人員依托智能系統,對橋梁關鍵參數進行毫米級動態調整和高度調節,如繡花般精細。
安全保障同樣“全副武裝”:橋梁旋轉過程中,128根高強錨栓像鋼釘一樣牢牢固定鋼牛腿,第三方檢測設備實時傳回應力、應變與位移數據,限位裝置則像護欄一樣守住安全防線。
“原本需要3個月才能完成的拆換工程,現在僅用45天完成。”項目總工李勇泉介紹,通過優化方案,右幅1、2號孔舊橋橫坡保持不變,3至6號孔完成橫坡調整,有效實現了梁板再利用,既能大幅節約施工成本,又降低了運輸和吊裝能耗。用一線施工員的話說,就是“少砍一棵樹,還能修好整片林”。
接下來,項目將加快開展橋面改造施工,為汕梅高速全線貫通提供堅實保障。屆時,這座經歷了“微創手術”的大橋,將以更順暢的姿態服務粵東出行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