濰宿高鐵上跨膠新鐵路轉體橋主墩澆筑完成
8月14日,由中鐵十局一公司負責施工的濰宿高鐵上跨膠新鐵路(56+56米)T 構轉體橋主墩澆筑完成,該轉體橋工程正式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,為后續轉體作業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。
濰宿高鐵上跨膠新鐵路轉體橋是標段內唯一緊鄰營業線的施工區域,最小施工間距僅14.2米,具有安全風險高、施工組織難度大等突出挑戰。項目團隊在主墩施工中采用方墩結構,創新應用雙線剛壁墩技術,通過優化結構形狀與材料分布,在確保結構強度和穩定性的同時,有效降低材料消耗和占地面積,為并行線路提供可靠支撐,更好地適應鄰近營業線的復雜施工環境。
濰宿高鐵項目團隊始終堅持“高質量、高效率、高標準”的施工原則,通過多項創新舉措確保工程建設優質高效推進。組織業內專家開展2輪專項論證,持續優化施工方案;采用科學的分層澆筑工藝,分2次完成整體澆筑作業;在墩身關鍵部位精準預埋12組測溫線,構建完善的混凝土溫度實時監測體系;投入智能化線性監控設備,沿膠新鐵路設置31個高精度監測點,實時監測鐵路運營狀態,既保障了既有鐵路的安全運營,又確保了新建工程的順利推進。
在施工過程中,項目團隊以安全生產為首要前提,建立“班組自檢、技術復檢、監理終檢”三級質量管控體系,對鋼筋綁扎間距、保護層厚度等關鍵指標實行“零誤差”管控,從源頭上把控工程質量;以質量創優為核心目標,引入BIM技術進行虛擬施工推演,提前發現并解決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管線沖突等潛在問題,為實際施工掃清障礙;以建設進度為重要抓手,倒排施工計劃,將節點任務細化分解到每周、每日,明確各環節的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,通過科學調度和高效執行,確保主墩墩身澆筑任務按計劃順利完成。
作為京滬高鐵輔助通道的關鍵組成部分,濰宿高鐵建成后,將成為連接京津冀及以遠地區與長三角地區的快速客運通道,有效承擔起兩區域間部分中長途旅客的交流任務,進一步加強區域間的人員往來和經濟聯系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